以短视频为载体传承非遗之美
短视频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搭建了一条现代化路径,是非遗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非遗短视频如何以高品质内容体现中华美学精神,肩负好传承与传播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值得我们深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审美价值,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同时也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表征着民族身份、民族标志和民族认同。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带有乡土气息的非遗文化一度被人们淡忘。短视频形态出现后,大众参与到非遗的视频创作与传播之中,重拾了非遗的作用与影响,让非遗传承焕发出新生机。在非遗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中,如何将中国非遗的工艺艺术凝练成具有新奇陌生感的高品质内容,这需要从生活美学与影像美学角度共同探析,提炼出非遗传承的中华美学精神思想。
生活美学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是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而形成的审美体验。在这样一个大审美经济时代,非遗作为因日常生活劳作而产生的工艺门类,天然具备浓烈的大众艺术气质。
短视频时代,大众参与视频创作与分享的热情高涨,让非遗题材加速进入碎片化传播生态中,释放了民间手艺与民间创作的双重活力,使古老技艺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过去不受关注的传统手艺人也随着“人人都是创作者”的短视频时代洪流得以走向前台。例如:茌平剪纸非遗传承人田田的一条“三刀剪双喜字”短视频,在快手上获得了超过285万次点赞;京剧传承人果小菁,日常演出观众寥寥无几,但在抖音上却拥有超过500万粉丝戏迷;几近失传的柳编工艺工匠周圣福,在快手上收获了近百万点赞。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短视频对非遗内容传播很有优势,短视频把非遗日常中的“慢与长”,建构在了“快与短”的传播语境之下,让生活之美在短视频的大众参与式文化中得以释放呈现。同时短视频也用个性化表达展现了非遗题材的通俗性,例如:在田间地头和乡村窑洞前拍摄安塞腰鼓的日常训练与表演,用真实的情与景展现真切的黄河文化;路人记录乡镇街头表演“潮汕英歌舞”的片段在网络走红,展现了英歌舞带动下的乡土文化凝聚力。生活本就是艺术的源泉,非遗短视频虽然没有讲究运用画风、色调、构图、景深等专业化的影视要素,但充分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质朴,形成审美通俗化的表现方式。
宗白华先生曾提出:“通俗性并不妨碍它们本身价值的伟大和风格的高尚、境界的深邃和思想的精微。所奇特的就是它们并不拒绝通俗,它们的普遍性、人间性造成它们作为人类的‘典型的文艺’。”非遗短视频所展现的日常性与通俗化,看似有些粗糙和土味,但恰巧耦合了当代审美体验中一大部分人返璞归真、向往原生态的审美心态,契合了人们对乡土情结的审美归因。李子柒在互联网走红所引发的文化现象,印证了人们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对乡土慢生活的推崇与向往,让生活美学更加具象化。通俗化、大众化的非遗短视频创作,为过去被埋藏的非遗文化传承极大拓宽了展现维度,也体现出了国人对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技术发展让影像拍摄与传播更加便捷化、日常化、生活化,正如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所说的“世界已经被拍摄”,人们处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之中。短视频作为视频创作的一类,终究离不开影视艺术的门类,也就需要从影视美学中找方法、找灵感。影视艺术作为综合的艺术,需汲取各艺术门类之长,遵循影视创作的规律与规则,以精品化思路不断升级短视频的影像美学。
首先,在视觉技法上突破。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微纪录片《鲜生史》,用诗文串起美食记忆,再辅以微距拍摄、水墨动画、山水风景等效果,绘成了一部视觉美学上的诗意空间,用视听语言让历史可尝、食物可感,营造出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视觉影像。这一视觉表现手法可更多运用在美食类非遗短视频中,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其次,在听觉体验上提升,可借鉴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让非遗文化“潮”起来。例如国风乐团自得琴社打造一系列充满创意的国风民乐短视频,将琵琶、古筝、笛箫、二胡、中阮等传统古典民乐演奏置入各历史朝代画风的虚拟动画中,用“音诗画”三重手法演奏出优雅国风的艺术韵律。再次,在叙事手法上创新,用去除浮躁的真情实感来讲述,以获得触及受众心灵的情感共鸣。例如短视频创作者江寻千以第一视角体验非遗技艺“确山打铁花”,她的短视频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娓娓道来的文化和勇于冒险的真实体验,让她收获了广大网友走心的赞许。
短视频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搭建了一条现代化路径,在传播过程中,短视频平台对内容的引导尤为重要。高流量的短视频能为视频创作者带来商业价值,但一味迎合受众,势必会让非遗的传承变为吸引眼球的商业推广。如何把握非遗的传承和传播,需要短视频平台在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方面进行提炼,在商业与艺术中找到平衡。同时,短视频的审美具有一定技术可操控性,一方面算法推荐可以影响用户的浏览,另一方面智能剪辑也可以影响创作者的内容表现。因此,非遗短视频如何呈现内容,这与短视频平台的运营思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平台可利用技术手段影响非遗短视频的审美走向。
研究显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具有以传统技艺和传统戏剧为主,传统音乐、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项目为次,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曲艺类项目稀缺的特点。平台可借鉴这一研究分类,找出每个垂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重点推广,将非遗短视频展现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进行凝练,引导受众以审美心态来欣赏非遗题材短视频。在短视频百花齐放的当下,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引领,形成短视频的不同艺术风格和创作流派,实现短视频精品创作的“百家争鸣”。短视频平台应与优质创作者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在网络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范式、路径与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则是当前大众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视频样态,非遗短视频作为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更是肩负着传承与传播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短视频创作应将生活之美融入影像创作,提炼出非遗传承中的中华美学精神,建构新时代背景下的短视频数字美学,实现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用更适应新时代的美学风格,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