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二战日军丑事:大队长率部举白旗投降1986年被报道日军方不承

  世人皆知二战时期的日军战士宁死不屈,但鲜为人知的是,在1945年的新几内亚密林中,曾发生过一件令日本军方震惊的"丑事"。这件事直到1986年才被完整披露,在日本掀起轩然。一支由大队长率领的日军部队,在深山密林中举起了白旗。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名叫竹永正冶中佐,他的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42个士兵的命运,更在日本军事史上留下了一个难以抹去的记录。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日军指挥官作出了这个惊人的决定?这段被日军方面极力掩盖的历史,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竹永正冶1907年出生于日本熊本县,1927年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在校期间,他表现出对重炮技术的浓厚兴趣,因此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炮兵部队。1935年,竹永正冶以优异的成绩从陆军大学毕业,随后被派往驻朝鲜日军第19师团任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竹永正冶跟随部队进入中国战场。在华北战场上,他指挥炮兵部队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1940年,因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竹永正冶被提升为少佐,并被调任至第41联队担任炮兵大队长。

  1943年初,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日军在新几内亚地区的战事日益吃紧。第41联队奉命增援新几内亚战场,竹永正冶也随部队踏上了这片命运多舛的土地。然而,在与盟军的激战中,他所在的炮兵部队损失惨重。到1944年底,由于大部分重炮装备被美军轰炸摧毁,原本编制齐全的炮兵大队已经名存实亡。

  1945年1月,在一次军事调整中,竹永正冶被任命为第41联队第二大队长。这个任命看似是晋升,实则是无奈之举。当时的第二大队已经损失惨重,从原本的一千多人锐减至不足五十人,其中还包括了临时拼凑的海军陆战队残兵。

  在接任第二大队长期间,竹永正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炮兵部队指挥官不同,步兵大队长需要直接面对敌军的正面进攻。在新几内亚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缺乏完整建制的部队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此外,由于部队来源复杂,这些残兵们并不熟悉彼此的作战方式,这给竹永正冶的指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1945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第二大队遭遇澳军猛烈攻击,与联队主力失去联系。这次战斗成为竹永正冶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失去补给线的部队陷入了极度困境,不得不在新几内亚的密林中不断转移,寻找生存机会。

  作为一名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竹永正冶深知军人的天职。但战争的残酷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带领残部在丛林中等待战死,还是为部下寻找一条生路。这个选择不仅关系到42条生命的存亡,更将在日本军事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1945年3月15日后,竹永正冶带领的第二大队在新几内亚密林中的处境每况愈下。这支残部在与澳军的遭遇战中损失了最后的重武器,连基本的通讯设备也所剩无几。大队仅存的42名官兵中,有15人感染了疟疾,3人因战伤导致行动不便。

  为了躲避盟军的搜索,竹永正冶决定带领部队向东北方向的山区转移。这片区域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能为部队提供天然掩护。但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给本就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带来了新的考验。

  3月下旬的一个雨夜,一名患有疟疾的士兵在高烧中突然发出痛苦的呼喊,暴露了部队的位置。澳军巡逻队立即对这片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与敌军正面交火,竹永正冶带领部队在泥泞的丛林中连续转移了三天三夜,最终躲过了这次危机。

  然而,食物短缺的问题却愈发严重。部队的最后一批军粮在4月初就已耗尽。士兵们不得不靠采集野果、捕捉小动物维持生命。4月10日,两名士兵在寻找食物时误食了有毒植物,虽然最终救活,但也失去了行动能力。

  更为严峻的是,盟军开始在这片区域投放传单,告知日军战败已成定局。虽然竹永正冶起初对这一些信息持怀疑态度,但跟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变多的迹象说明战局确实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4月15日,部队在一次转移中意外发现了另一支日军部队的遗骸。从这些战死者贴身携带的文件中,竹永正冶得知日军在新几内亚其他战区已经全面溃败。这个发现让他开始重新思考部队的未来。

  4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部队藏身的山洞发生塌方,压伤了3名士兵。此时的第二大队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面临严重威胁。军医报告数据显示,如果继续维持现状,至少有一半的伤病员会在一周内死亡。

  在这种极端困境下,竹永正冶召集了仅存的几名军官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期间多次传出激烈的争吵声。这次会议的内容后来被一名幸存者记录在战后的回忆录中。根据记载,竹永正冶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议。

  4月25日,竹永正冶做出了他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他派出了两名身体健康情况相对较好的士兵,携带白旗前往已知的澳军阵地方向。这个决定不仅违背了日本军人的战斗传统,更打破了当时日军"玉碎不投降"的铁律。

  然而,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竹永正冶已经用尽了所有可能的选择。部队不仅失去了战斗力,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继续坚持到底,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的结局。这个决定,既是对严酷现实的妥协,也是一位指挥官为保全部下性命所做的最后努力。

  1945年4月27日,澳军第6师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投降请求。这支由竹永正冶率领的日军残部,成为了新几内亚战场上首个主动投降的日军建制部队。澳军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沿着约定的路线前往接收这支投降部队。

  当澳军到达指定地点时,看到的是一幕令人震撼的场景。42名日军士兵排列成三列,竹永正冶站在队伍最前方。这些士兵大多衣衫褴褛,面容枯槁,有些人甚至无法独立站立。澳军医生的初步检查显示,这支部队中有23人感染了疟疾或其他热带疾病,5人有严重的战伤,其余人也都营养不良。

  澳军立即对这些投降的日军进行了分类处置。重伤员和病情严重者被送往位于莫尔兹比港的野战医院,其他人则被转移到临时设立的战俘营。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澳军对这些投降的日军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这可能与竹永正冶在投降时主动提供的情报有关。他向澳军详细说明了日军在该地区的部署情况,这一些信息为盟军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战俘营中,竹永正冶和他的部下接受了系统的治疗和照顾。到1945年6月,大部分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他们很快就面临了一个新的考验。随着战俘营中日军数量的增加,来自其他部队的战俘对这支主动投降的部队表现出极大的敌意。有记录显示,在战俘营中曾发生过数起暴力冲突,其中多起都与第二大队的士兵有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条消息传到战俘营后,竹永正冶和他的部下反而成了战俘中的"先知"。许多原本对他们怀有敌意的战俘开始转变态度,甚至有人私下承认,如果早些接受现实,可能会避免更多无谓的牺牲。

  1946年初,澳大利亚军方开始着手处理战俘遣返问题。作为对竹永正冶配合态度的回报,第二大队的成员被列入第一批遣返名单。然而,就在启程回国前,竹永正冶收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的投降行为已经传回日本,引起了轩然。

  1946年3月,第二大队的36名幸存者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返回日本的途中,竹永正冶告诉随行的澳军军官,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军事法庭审判的准备。然而,战后的日本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占领当局废除了日本军部,军事法庭已无法对他们进行审判。

  但是,等待他们的是更为严峻的社会考验。回到日本后,这些投降的军人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歧视和质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隐姓埋名,在社会的角落里默默重建生活。竹永正冶本人则在东京郊区的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普通工人的工作,直到1986年他的故事被媒体发掘,才重新引起公众关注。

  四、四十年后的线日,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一篇特别报道,首次完整披露了竹永正冶和第二大队的故事。这篇报道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调查记者,他在整理二战史料时意外发现了澳大利亚军方的相关档案记录。

  经过三个月的深入调查,记者找到了包括竹永正冶在内的12名当年投降者。在位于东京郊区的一间小公寓里,已经79岁的竹永正冶第一次公开讲述了这段被掩埋40年的历史。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保存完好的笔记本,记录了从1945年3月到投降期间的重要事件。

  这本笔记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例如,在做出投降决定前,竹永正冶曾四次尝试与日军其他部队取得联系,但都以失败告终。笔记中还详细记录了每一位伤病员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密林中的生存状态。这些记录印证了当时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投降的境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笔记中还记载了一个重要信息:在3月底,竹永正冶曾接到过一份来自联队部的密电,命令所有无法继续作战的部队就地解散。这个信息在当时的军事记录中并未提及,但后来在其他战区的档案中得到了佐证。

  报道发表后,还有更多的历史细节被揭示出来。1986年2月,一位曾在澳军第6师服役的退役军官寄来了一批当年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第二大队投降时的场景,以及他们在战俘营中的生活。照片中的日军士兵虽然面容憔悴,但神情平静,与其他被俘虏的日军形成鲜明对比。

  3月份,又一位重要的证人出现了。他是当年在野战医院负责治疗这些投降日军的澳大利亚军医。这位军医保存了详细的病历记录,证实了如果不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这支部队确实会在短期内全军覆没。他的证词从医学角度佐证了竹永正冶当年决定的必要性。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在查阅战后美军占领当局的档案时,研究人员发现,1946年底,曾有一份关于表彰竹永正冶的提议。这份提议认为他的决定避免了无谓的伤亡,是促进战后日本转型的积极范例。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份提议最终被搁置。

  到1986年底,这个历史公案引发了日本社会的广泛讨论。一些军事史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战争末期日军的各项命令,发现类似第二大队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在太平洋战场的多个区域,都曾出现过日军指挥官为保全部下而选择投降的案例,只是大多数都被刻意掩盖了。

  这些新发现的史料和证词,不仅还原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也为理解战争末期的真实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竹永正冶的笔记本和其他历史文献,现今被保存在日本防卫省战史研究所,成为研究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史料。

  1987年春,日本历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战争末期日军投降问题的研究热潮。竹永正冶的案例成为这场学术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东京大学的军事史专家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小组,深入研究新几内亚战场上的各类投降案例。

  研究组的调查显示,在1945年3月至8月期间,新几内亚战场上至少发生过7起类似的投降事件。这些投降部队的规模从十几人到上百人不等,但第二大队是唯一一支完整保存了投降过程相关文献的部队。竹永正冶的笔记本和澳军的档案记录,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1988年,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历史学者在莫尔兹比港的档案馆中发现了一份重要文件。这是一份由澳军情报部门撰写的报告,详细记录了对竹永正冶的审讯内容。报告数据显示,竹永正冶在投降后提供的情报不仅准确,而且帮助盟军在后续行动中避免了不必要的伤亡。这份文件的发现,为评价竹永正冶的行为提供了新的依据。

  1989年5月,日本广岛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太平洋战争末期的军事决策"研讨会。与会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像竹永正冶这样的基层指挥官,往往比高级将领更能准确判断战场形势。在失去与上级联系的情况下,这些指挥官的决定对部队生存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0年,一部以第二大队为原型的纪录片在日本电视台播出。制作团队采访了包括竹永正冶在内的幸存者,以及当年参与接收投降的澳军官兵。纪录片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促使更多的战争亲历者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1991年,日本防卫省战史研究所完成了对新几内亚战场投降案例的系统整理。研究报告说明,第二大队的投降过程是最完整的历史样本,为理解战争末期日军基层部队的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报告还特别指出,这些投降行为实际上减少了双方的伤亡,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2年,澳大利亚国防部解密了一批关于处理日军战俘的档案。这些档案显示,竹永正冶和他的部下在战俘营中的表现得到了澳方的正面评价。他们不仅配合战俘营的管理工作,还帮助照顾其他伤病战俘,展现了人性的一面。

  1993年,已经86岁的竹永正冶接受了最后一次公开采访。在这次长达六小时的访谈中,他详细讲述了当年在新几内亚密林中的生存状况,以及做出投降决定的具体过程。这次访谈的录音和文字记录被永久保存在日本国立历史博物馆,成为研究太平洋战争的重要史料。

  199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日本军事史学会将竹永正冶的决定列入"影响战争进程的百个关键时刻"。这个评价不是基于军事成就,而是基于其展现的人性价值。竹永正冶的故事,成为了解战争本质的一个重要历史案例。